
玉林学子荣获成都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
一种实现无人机窗外卸货过程平衡的方案,一种储能省力的客车舱门装置,一种能够从窗外节能平稳收货的装置,一种电动固定翼无人机空中更换电池系统设计,一种高空坠物警报器及溯源反查装置,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可定位键盘滑轨......这些充满新意又实用性强的创造发明作品正是出于参加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玉林小创客们之手。
2021年12月19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联合主办的成都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天府第七中学音乐厅隆重举行。颁奖仪式以“童心向党·科技筑梦”为主题,成都市23个区(市)县的获奖学生、获奖教师以及参赛学生代表、学生家长约400余人参加了颁奖仪式。据了解,本次大赛自4月1日启幕,成都市23个区(市)县、800余所学校、33万名师生在6大类别的比赛中登场亮相,创意盎然,成果彰显。最终有33527名学生提交的3111件参赛作品进入成都市市级决赛。
在本次大赛中,我校高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班施维杰同学的创造发明项目《一种实现无人机窗外卸货过程平衡的方案》成果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最高奖成都市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表彰,全市仅5项;高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班吴孟秋、袁理同学的作品《一种储能省力的客车舱门装置》荣获成都市一等奖;袁楠、杨灿萍、黄祈勋等21名同学的10项作品荣获成都市二等奖;赵黎云朵、杨露婷、廖碧金等22名同学的16项作品荣获成都市三等奖。同时,陈秋薇、周密、邹林、郑周永老师等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玉林学子的作品呈现出智能、节能、创新、多元等特征,玉林学子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此次活动中充分展现出了玉林学子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科创竞赛只是玉林学子创新展现的其中一个平台,玉林中学在“人本·和谐”办学思想引领下,通过搭建全员性的科技课程平台、个性化的科技活动平台以及拔尖型的创客实践平台,力求让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智能水平、不同兴趣志向学生的科技天赋和创新潜能得到发挥施展,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与多元成才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如今,创新精神早已融入每一个玉林学子的血脉,越来越多的玉林学子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施维杰同学的项目《一种实现无人机窗外卸货过程平衡的方案》荣获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为施维杰同学颁奖

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合影

施维杰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证书

施维杰同学答辩现场

吴孟秋、袁理同学答辩现场

施维杰同学接受电视台采访

黄祈勋、陈江旭、陈锦果同学答辩现场

袁楠同学答辩现场

杨灿萍同学答辩现场

牛镜博、周彦文鑫、孟峻平答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