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学校
  • 教学科研
  • 成都玉林中学承办高新区初中地理“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作者:牛艳军   来源:教科室 教导处 地理教研组   摄影:牛艳军 张永进   发布时间: 2019-12-03 10:56:30   阅读:2,533次

    2019年11月28日,成都高新区初中地理“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紫荆校区展开。高新区初中地理教研员、我校张恒教师主持此次研讨活动。

    我校初中地理青年教师赵纯燕和高楚菡分别以《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为课例内容上了两堂展示课。这两堂课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较大,对老师的教学技能提出很大的挑战。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初中地理组全体教师反复研讨,帮助两位老师修改教案和课件,并多次进行课堂打磨。从现场效果来看,两位老师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无论是课堂节奏的把控还是学生活动的引导,两位老师都控制自如。

    课后,我校肖家河校区初中地理教研组长兼高新区初中地理教研员张恒老师主持评课活动。张老师简单介绍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磨课过程,希望在场的教学同仁多提出宝贵意见。听课教师一致认为,两堂课的教学风格迥异。赵纯燕老师的课堂更富有亲和力,而高楚菡老师的课堂更为严谨。但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学生活动环节开展得非常扎实,学生真正在研讨和动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并未回避学生犯错,反而给了他们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纠错中真正掌握了知识。

    评课活动结束后,我校紫荆校区教研组长周玉结合本次的教学课例,为在座教师分享我校的“初中地理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理念。周玉老师说,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地图读图技能和空间思维能力,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强调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赵纯燕老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并学会如何正确判读,高楚菡老师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全球的降水分布规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主动学习课堂”的灵魂,是判断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最后,新华文轩的专家为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介绍了A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在专家指导下,老师们亲自操作了AR设备,见识了复杂的地球运动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变得直观有趣。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既展现出我校初中地理教研组的实力和集体智慧,又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经过这个小小舞台的历练,她们将会走上更广阔的的平台。

    赵纯燕老师指导学生活动

    高楚菡老师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

    认真听课

    主持人张恒介绍两位上课老师

    课堂教学点评

    周玉老师分享我校开展主动学习课堂的经验

    体验A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